第五十七节贾琏修建贵阳城_贾琏在红楼的奋斗
123读笔 > 贾琏在红楼的奋斗 > 第五十七节贾琏修建贵阳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七节贾琏修建贵阳城

  张巡抚看家贾琏一副轻松的样子。打趣道:“你就不怕程家撞塌城墙。”

  贾琏:“现在的程家就想不出弄塌城墙的方法。”

  张巡抚:“哦,看来还是有办法。说说听听。”

  贾琏:“在历史上破城几种办法。无非是,一内部献城。二攀爬城墙。三撞毁城门。这些都不在这次打赌范畴。四撞毁城墙,五水淹浸泡城墙,六炸药炸毁城墙。”

  贾琏:“先说水浸,这次是在东城墙,城墙远远高出河岸。不会是这个。而且石墙也不怕浸泡。泡不倒。”

  :“再说说撞毁城墙,那得多大人力,被撞毁的城墙大多是外面包砖,里面夯土,撞碎城砖夯土倒塌。不是城墙年久失修,发生这一幕是不可思议的。现在建成的那段城墙,就是岩石与水泥一体。不可能被撞毁。”

  :“最后一条炸药炸城。程某人会制作火药吗?城墙地基就是一片岩石,开凿不易。再说,他有那么多炸药炸毁城墙吗?”

  张巡抚:“合着程家就一群傻子,没人想到这些。”

  贾琏:“利令智昏罢了。一步步被引导进陷进而不自知。”

  程族长回去,取了三万两银票,压进程大富开设的赌局。取了票据后,去寻找孙怀仁。:“孙先生,你说过再坚固的城墙也会摧毁。都用什么手段?”

  孙怀仁:“最简单的,多人抬着巨木直接冲击。木头头部削尖了,包上铁皮。再进一步,制作冲车。用冲车撞击城墙。说着取出一张冲车图纸。还有制作投石车,发射石弹打击城墙。又取出一份投石车图纸。”

  程族长看着,心道“能人啊,真是什么都知道。”

  程族长取过图纸,道了谢,匆匆离去。然后安排人去制作冲车,还有投石机去了。

  三日后,程族长来找程大富,要求先看看冲车的威力。不行还有后手。程大富愉快的接受。并招呼人看热闹。程族长指挥二十四人推着冲车冲向城墙。结果城墙安然无恙。程族长不服气,又指挥着试了几次,依旧一点作用不起。程族长气馁的领着人推着冲车走掉。

  几日过后,程大族长推着投石机来了。还令人凿了几个大石球。这次巡抚,贾琏都来了,做为平判者。在一百二十米距离上,张巡抚下令停下来。十几个人,运石球的运石球,发射的发射。结果石球堪堪发射到城墙根。对城墙没有造成丝毫伤害。

  程族长要求推尽一些。张巡抚:“你以为城上弓箭是吃素的。”

  程族长:“我造的投石车不行,不意味着别人造的不行。不试一试,怎么能行。”

  贾琏:“再让他抵近六仗(距离城墙100米)。”

  程族长大喜,下令抵近了城墙一些,命令再次施放。这次石球击在城墙上,反弹回来,滚回不少距离,停了下来。派人上前查看,石头城墙分毫无损。

  程族长还要再近些。贾琏:“你以为攻城时,会把你放进城根?弓箭,火铳,射不死人?再近些,反回来的石头,别砸着自己。”程族长心情颇有不甘。

  贾琏:“程乡绅,你可还有手段未曾施展?”

  程族长木然的摇了摇头。

  张巡抚:“那好。这场赌约就判程族长输。程族长不可反毁纠缠。大富啊,对外说是乡绅聚赌,多有不好。不如以捐赠助学的方式来处理。程族长的钱款要刻碑立传。”程族长心中有点好受,钱花出去了,赚回一个善人名号。

  程大富:“那是自然。不过大富不能让族弟专美于前。大富也出三万两好了。”

  张巡抚身边一人说到:“建一所书院,三千两就规模宏大,力压西南了。却是用不了如此之多。”

  贾琏:“那就不如想一想有多少有益的事情。毕竟不能辜负了乡绅们一片好心。”

  张巡抚:“应办未办的事情有不少。这些钱未必够啊!”

  贵阳知府:“不知大人说的都有哪些?”

  张巡抚:“这老有所养是一项吧?”

  知府:“那是自然。幼有所长,老有所养,养老与体恤孤儿,都是一项。”

  贾琏:“人在异乡,突然病倒,也需要施一援救。需要一所养病院。”

  程大富:“鳏寡孤独皆在其列,乞丐,流亡予以收留。”

  贾琏:“对于小乞丐,不要一顿饭就了事,而是要让他进学堂学习,进商铺工作,有一技之长,脱离以前孤苦无依生活。”

  程大富:“那是自然。听从都知挥吩咐。”

  贾琏:“这些钱财用于创办自是绰绰有余,可用于维持却是不多。本官代表京城贾氏,再添一万两。我贾氏可是时刻关注的。”

  张巡抚:“本官也捐赠五千两,我张家日后也会定期派人查看。诸位,我身边这位,料想不少人认识。本地进士出身,在外任知府致仕。本官就把这处事业交于他,程大富协助管理。”

  钱知府,程大富连忙答应。钱知府:“慈善事情,难在于创建,再在于维持。今天诸位贤达创建一番事业,我钱某人,我钱家,定当竭力维持。使之长盛不衰。”众人鼓掌。

  贵阳知府:“本官官微,就捐一千两好了。”

  宋举人:“这种事情,怎么能少了水东宋氏,我出一千两。”

  于是各个士绅被拉着捐了一波款。花钱买了个名声。

  张巡抚泼墨挥毫,大同书院四个字出现眼前。贵阳知府,钱知府,贾琏,也给各处进行俱有儒家色彩的命名。张巡抚,贵阳知府乐呵呵的。毕竟钱是贾琏出的,名声,政绩是他们收了。

  就在事情结束。快马来报,朝廷命令一部分军队入贵州,还有被贬的官员。他们身后还跟着庞大的家属。贾琏,张巡抚大惊失色。贵州缺粮,进入如此多人,吃什么?怎样安置?山路崎岖,怎样进来?都是一连串问题。

  张巡抚:“这几万人不能都进入贵阳。必须分开安置。”

  贾琏:“不如派人通知减缓入贵。入贵兵丁及家眷,一路入贵一路扩路,就地分散安置。这样运输物资的路程也会短一些,负担轻一些。”

  张巡抚:“还是需要一部分军队进入,分散到各处,加强防范。”

  贾琏:“那就进入一万人吧。多了真不行。要支持宋氏收购船队,向黔中运粮。”

  张巡抚:“把各级财政钱财都用来购粮。”

  播州土司衙门。土司杨应龙:“你们探听到贵州各地粮食如何,可有缺粮,可有涨价?”

  管家:“大人贵阳粮价还算稳定。”

  杨应龙:“税收可有闹事之人?”

  管家:“今年税收,贵阳严格执行摊丁入亩,征收银钱,百姓负担减轻很多。”

  杨应龙:“贵阳百姓,哪里来的许多银钱?”

  管家:“听说贵阳出了个首富,程大富,富可敌国,垫资修建贵阳城。百姓出工出力,换取不少钱财,税银不缺。”

  杨应龙:“百姓是安稳了,可当地官员呢?土司头人呢?他们利益受到侵害,一定会起来反抗。水混了,才可以趁机摸鱼,将朝廷安插进来的官员一网打尽。”

  管家:“贵阳怕是乱不起来。百姓安定,土匪被围剿一空。都逃出贵阳地界。”

  杨应龙:“看来贾琏还是可以。不可小视。”

  管家:“京中消息,贾琏可是国朝唯一文武双状元。荣国公之孙,一百八十斤大刀舞的动。追逐蒙古人于千里之外。战功之盛,无出其右。江湖功夫可匹敌少林,武当,也是有一字号的。”

  杨应龙:“看来,贵阳不可图谋。只有在蜀中做文章。”

  管家:“大人,周围土人,造谣诬陷大人谋反。如此下去,混淆是非,不反也是反。”

  杨应龙:“看来就是死局。可怜我杨家七百多年,征南讨北,败落就在此时?怎么甘心。”

  杨应龙沉默一会,:“贾琏可有弱点。”

  管家:“好色,贪财。”

  杨应龙:“说一说,怎么个好色法?又怎吗个贪财法?”

  管家:“这贾琏夫人甚是美艳,尚且不足。还与三个表姐妹约为婚姻,行程之中将蒙古女子带回家中。救了被拐之女,纳之为妾。江南大侠被其罗织罪名,女儿纳为妾。”

  杨应龙:“可还有杀人夫,罢人妻女之举?”

  管家:“这倒不曾有。”

  杨应龙:“虽然好美色,却没有有大过,世家子弟谁不如此?你家老爷不也是好几个。不能被利用。那就只能交好。”

  管家:“贾琏曾不接受吃请,也不嫖妓。”

  杨应龙:“再说说贾琏贪财,连吃请都不去,难道只接受厚礼?”

  管家:“礼物也不收。贾琏善经营,每到一地官商勾结,大发其财。荣国府府邸连绵上里,甚是豪华,瑰丽。京中有多处房产,产业遍布运河两岸。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。”

  杨应龙:“如此说来,贾琏是一个清官,好官,会发财的大官,看得开的官。这样的人,我也想交往。”

  杨应龙:“叫小姐前去接触贾琏,不管是交往也好,色诱也罢,从贾琏口中掏出一个消息。朝廷究竟要怎么对待杨家?是不是到了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的时刻?”

  管家:“大人,这对小姐是不是?……”

  杨应龙:“有什么?平常好吃的,好喝的供着。家族到了覆灭的关键时刻,献出自己,又有什么?不必多言。”

  管家唯唯诺诺下去,传达杨应龙指示。杨逍遥接到管家的话,很是无奈和无语。杨霖与杨应龙本是从兄弟,杨霖的妾室与杨应龙生下杨逍遥。从名分上讲两人是叔侄关系。杨霖也有不菲家产。现在杨应龙要她去勾引人,小姑娘情何以堪。逍遥母亲接下了这个事情。管家回去复命。

  逍遥母亲:“他已经休掉了夫人张氏,做事越发肆无忌惮。阉割幼童充做宦官,纵兵劫掠自己属民,强买强卖,与大将女人私通,哪一样不是丧心病狂。你不顺着他,只会更悲惨。去吧,做个侯爷小妾,小不了你,也可以逃出这个苦海。”

  杨逍遥:“可是女儿不甘心,明明有好的姻缘,为什么要给人做妾?而且还要卑微的去求。不该别人哄着,求着自己?”

  逍遥母亲:“为了利益,他们什么都做得出,包括把你洗干净送去。或者把你送给下人,自己选吧。”

  杨逍遥:“我有的选吗?只是以什么身份去。”

  逍遥母亲:“我会找他写一封信,你以他的女儿身份去见贾大人。”

  杨逍遥:“女儿要怎么做?”

  逍遥母亲:“直说好了,只求他能收留你,不要再回来了。”

  杨逍遥:“你怎么办?”

  逍遥母亲:“你是他送出去的,不会对我怎样。”

  贾琏见到杨逍遥后,面对实话实说的杨逍遥,也不好欺骗她。贾琏:“你回去要把事情说明白,不可有疏漏。你要去要留,有自己选择。我不会给你什么承诺。”

  杨逍遥答应下来。

  贾琏:“川黔汉民已占多数,改土归流,势在必行。没有谁能逆转。摊丁入亩减轻了农民负担,没有百姓会不拥护。蒙古大患已去,没有哪个土司能够抵抗大周。以上为天时不在杨氏。播州,峻山为寨,附江为池。自以为得地利,不易被攻克。同样也不易占领大片地盘。地利也是枷锁,久攻之下,必定有失。地利双方与共。杨氏倒行逆施,与民不合,与世家不合,与自己家族不合。汉人大军所过之处,必有人引导。杨氏败亡,不远矣。”

  杨逍遥:“那朝廷对杨氏会怎样?你不说,我回去没有好结局。”

  贾琏:“杨氏若反,平叛就是。文官们拭目以待。”

  杨逍遥:“不反该怎样?”

  贾琏;“接受皇帝安插的官吏。摊丁入亩,上交赋税。”

  杨逍遥:“那可就把大部分利益交出。”

  贾琏;“做个名义上的土司官,有俸禄,有官职不行吗?与其他汉官一样,只是保持世袭。”

  杨逍遥:“恐怕不行,各土司都不会同意的。”

  贾琏:“会的。没有选择余地。”

  杨逍遥:“那还要做土司呢?”

  贾琏:“那就去更偏远的地方拼杀。”

  贾琏:“杨应龙不愿意调拨钱粮,可以。自己上表去分辨。但是,贵州买粮总可以吧?贵州给钱,是他运来?还是我自己去运?隔断两地交通,必然会导致战乱发生。就问他准备好了吗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ubi8.cc。123读笔手机版:https://m.dubi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